香港知名女导演许鞍华的大作《黄金时代》国庆在大陆公映了。这部大作长达三个小时,故事人物场景都太扎实,风格质朴,写实性太强。具有西方实证主义的哲学风韵和气息。完整呈现了现代知名天才女作家萧红短暂动乱辉煌凄惨的一生。把被主流文化吞没边缘化七十多年的萧红拉近人们的视线里,还原她原本应有的真实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发掘她脸上的才华和成就。其实萧红正象张爱玲一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不是可怜的奴婢和工具。最为可贵的、令人心动的是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年青的天才女作家的心路历程。——
萧红短短的31年的人生历程,黄金时代就是最后的六年。也是完成一个画家起步发展到辉巅峰煌的六年。萧红1911年6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官吏家庭。先祖是福建人,迁西南后成为望族,但到祖母张维祯时,家境日趋没落。父亲张廷举在当地与外省都任过职。萧红在家里,很少从妈妈那儿得到温暖。父亲为人寒冷自傲,贪婪而缺乏人性;母亲姜氏,重男轻女,对萧红总是恶语恶色。只有老祖父给了她一个可以回味的童年。她在自己的作品里写道:“从叔父哪里晓得,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凉和厌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她之后的人生也是朝着这个方向久久的执著地期盼和追求。
1930年萧红西北特别区县立第一女子中学结业,从西安回到呼兰不久,为了躲避家庭的包办婚姻,又躲回南京,过着没有寄居之地的浏览生活。最终也没有逃脱封建家庭的魔掌和女人的罗网。1932年秋,身怀重孕的她,困居在西安一家叫东兴顺的酒店里。陷于险境,抱着一线希望,大胆向南京《国际协报》的文艺周刊发去求助信,呼吁文艺界的进步人士前来救治。奇迹就在这里发生了。豪爽侠情的刘三郎萧军带着主编的介绍信前去探视,无意间发觉了萧红的小诗《春曲》和她的仿书法的好字,顿时如醉如痴,觉得“世界在变了”,出现他面前的是他“认识过的女人中最美丽的人!”萧军决然要挽救出这颗“晶明的、美丽的、可爱的、闪光的灵魂。”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和她结合。小诗《春曲》成为二萧的定情物,也是萧红从事文学创作的开场篇。
萧红生下儿子后,因生活无着落,萧军把男孩献给了人家。二萧开始了她们迷惘而甜蜜,饥寒交迫又畅快洒脱的画家生活。这六年,萧红从南京到南京、上海、日本、山西大同、西安、武汉、重庆、香港解析男人心里电影,一路走来,虽然国外正处于艰辛的抗日中,但她过的都是一个女画家的生活,身边都是文艺界的人士,身边的女人都是艺术家、诗人、作家、评论家及各类文艺工作者。在北京,她发觉萧军有婚外恋。失恋的苦恼如同暴风雨向她来袭,一直吞咽回味着女性的苦楚,心境日趋恶化。1938年,在南京,二萧劳燕分飞,同年(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萧红和端木蕻良在武汉召开婚宴。萧军在西安和王德芬相恋,后结为伉俪,共育孙辈8人。兵荒马乱,生活极不稳定,萧红心情太阴郁,在夏日的上海,萧红生下萧军的女儿,一个死婴。心态极其悲哀。这位天才女人,在烽火连天的时光里,终究无法扛住疾患的侵袭,1942年1月,因喉瘤炎、肺病、和虚弱等症治疗无效,在台湾去世,终年31岁。
萧红曾说过她的所有的痛楚灾难不幸都源自于自己是个男人。童年的时代,重男轻女的女儿从没给过萧红好脸,更不会给无私伟大的父爱。二萧由于才气结合,也由于才气而分手。胡风曾当着萧军的面直言不讳:“你是以用功勤奋,达到艺术的高度,而萧红而且凭个人的天才和觉得在创作。”鲁迅也曾坦言:“萧红先生是更有希望的”(《追忆萧红》)。萧红的女人自我意识和尊严,导致了二萧的分手,萧军是要建功立业,随时上山打游击的人。上汉中成就事业是必然的。萧军后来追忆说:“她最讨厌的就是当我无意或有意说及或玩笑地功击到男人的弱点缺点的时侯,她总要把我作为男生的代表或靶心加以无情的还击。有时候嗨哟啊认真吵架甚至流眼泪。”认为萧红爱“翻起小肠”,“是个没有妻性的人。”这正是萧红长期以来,在爱情上,人格上,肉体上,遭受女性羞辱和伤害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女人反抗男女不平等和女权中心社会的心理底蕴。萧红维护女人独立和尊严的爱情最终化为对正义的渴求。她曾对聂绀弩说过:“你晓得吗?我是个女人,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薄的,而身边的碍眼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厌恶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自卑,是在常年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认为.......我会掉出来。”她觉得,一个女人把自己一味的消融于男生,那么,这种牺牲只会导致女性“自我”与独立的失去。
萧红作为七十多年来,一直被主流文学文化边沿化的真诗人,她的身边其实有一群文化人艺术家。当真正面对真正来自人性本质的画家出现的时侯,这些叶公好龙的艺术家男人们,只能是摆饰和看客。同时也显示出,一个天才男子的艺术之路,如流星飞过夜空,短暂却是这么的闪耀,胜过这些附庸在荣华富贵上的大师级的“寄生化石”。
《黄金时代》这部影片好似一面穿衣镜,仿佛也照出澳门女导演许鞍华本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