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一位中国女子在新西兰被逮捕、面临七年监禁。
因为疫情缘故,该案经历了三次开庭,却仍然没有进展,被逮捕的郭小姐最近被迫向国内媒体求助,称自己身上钱花完了,回国的日子却仍然遥遥无期,不知道如何是好。
然而,细究这个案件,却让人十分唏嘘。
她被逮捕的原因,是因为威胁前男友“鱼死网破”。
去年5月,郭某和相恋六年的男友去新西兰旅游。
但在飞机上,两人因为琐事吵架。
过海关时,男友直接声称与她不认识,将郭某遣返回国。
截止到这一步,问题都出在男方身上:情侣之间发生口角很正常,但在异国他乡面对海关说谎,给相恋六年的对象留下遣返记录,无疑不值得鼓励。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人无话可说。
郭某表示:“我是初恋挽回前任男友的话短信,在处理感情上也有一些问题,处于低位,也太黏他了,他脾气比较火爆。”
“就算是分手,也想来找他说个明白。当然我还是想要挽回他。”
于是,她在10月又一次飞往新西兰,在前男友的门前等候,但前男友一直拒绝见面。
她愤怒地发送了大段的威胁信息,告诉前男友要“鱼死网破”。
但她等来的不是打开的门,而是当地警方的手铐。
前男友报警声称因为他解雇了郭某,被郭某怀恨在心,申请了禁止接触令。
——郭某涉嫌威胁杀人,最高可能会判决七年。
在这条新闻下面,有很多人表示,她的行为是自作自受。
但也有一些人在表示同情:男的太绝情,人品不行,一点旧情都不念,女方为此搭上自己不值。
但报妹想说,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都不是触犯法律的借口。
我们能够理解女方的愤怒——
明明已经在一起那么久,因为一点小事就这么绝情,连分手都分不明白,实在不甘心。
但是,分手之后直接站在门口等,甚至要与对方鱼死网破、进行死亡威胁……
做出这种有可能危害对方人身安全的事情的人,无论性别,都不该被纵容。
男方所做的事情,从目前已知信息来看,最多只能从道德方面进行谴责。
可女方所做的事情,已经切切实实违反了新西兰的法律。
有人会说两方都有毛病,男方太绝情女方太任性,为女方搭上前途感到惋惜。
但,假如她能够拥有一点点最基础的法律意识,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用这样极端的方法进行挽留。
事实上,能够有这样的"禁止接触令",正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的人身安全的保护。
在这个案件中,女方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她只是生气上头随口一说,并没有打算真付诸行动,也没有任何过激行为。
但,作为被威胁的人,谁能确定你只是说一说呢?
曾经的枕边人,在分手后就举起屠刀的分手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屡见不鲜。
2018年3月28日,安徽芜湖发生恶性事件:
一辆红色路虎轿车当街燃起熊熊大火,车主陈晨不幸身亡。
纵火者王某曾经是陈晨的前男友,但在分手后一直纠缠,想要复合。
他一直跟踪、尾随、纠缠着陈晨,甚至带着刀, 打破玻璃冲进了陈晨家里,但每一次都被陈晨坚定的拒绝了。
在数次拒绝下,他产生了同归于尽的想法。
于是,28日上午。
他开车撞击陈晨驾驶的车辆逼停她,然后抱住陈晨,点燃了在身上的汽油自焚,导致两人被烧身亡。
由于王某已经死亡,刑事部分了结,民事赔偿也仅限于王某遗留财产之中。
@扬子晚报
但,这不是最令人气愤的事情。
王某处于缓刑考验期,而受害者陈晨的母亲反映:在陈晨生前,早就和警察反应过这件事情。
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3月,她一共9次报警。
12月,陈晨被打(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小区保安报警了。
1月18日,王某上门打砸,她报警了。
一星期后,王某砸了车,她报警了,警方说不能确定是他所为没有处理,但随后陈晨的家人将王某扭送至公安局,他承认了是他所为。
2月,王某私自换了陈晨的门锁,还偷走了护照,她报警了。
3月,陈晨去了四次派出所报警。
甚至在死亡的当天,她还是在去警察局的路上。
——可是,她还是死了。
陈晨的母亲,去了省政府,说了这件事情。
在5月22日,陈晨母亲表示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5月23日,芜湖警方发出了回应,成立专案组调查民警是否在接处警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理、绝不姑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网络上,一个个热点不停地发生,这件事情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分手暴力中的人身威胁,本就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
如果警察在执行时将其当做“家务事”处理,将其当做“没有威胁的嘴炮”处理,只会让更多受害者得不到帮助,让恶性事件一次次发生。
这份漠视,也会威胁到更多受害者的安全。
这种恶性事情不止出现在国内,也出现在全世界范围。
很多受害者,在遇害前都多次受到前任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出来的死亡威胁。
但,如果她们能够及时报警,她们能够遇到像新西兰案件中一样负责的警官,她们,或许就能够活下来。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如果只是口头威胁,没有实际行动,又该怎样定罪呢?
在一些法律较为完善的国家,会针对这种死亡威胁的情况,发出人身保护令。
如果受害者申请了人身保护令,并经过法院同意,那么被限制者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远离申请者100米以外。
被限制者不能靠近申请者的房、车、工作场所。
甚至就算在外偶遇,也不能上前搭话。
如果在限期结束后,申请者仍然认为被限制者会造成人身安全的威胁,她还可以继续申请延期。
禁止令不是刑罚,也不计入犯罪记录。
但,如果被限制者违反这条禁令,就是可以定罪的“实际行为”了。
是犯罪,而不是家务事。
这个时候,申请者报警时,警方就可以以违反人身保护令为理由,将被限制者逮捕判刑。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这些年中,也在做出努力。
2016年,中国的《反家暴法》中,首次建立了人身保护令制度,对违反者将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
但到现在为止,因为“人身安全保护令”是相对比较新的规定,普及程度不太高。
甚至很多当事人,也因为了解匮乏,而不知道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保护自己。
但……我们的确有看到情况在变好。
今年3月,浙江为离婚22年却仍被“家暴”的女子签发了保护令,也有更多媒体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这一点。
今天,成都市还推行了《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规则(试行)》,希望能够有效预防和制止暴力。
由《红星新闻》记者梳理的《规则》内容:
1、哪些人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答:根据《规则》,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家庭成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家庭成员指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公婆、岳父母、儿媳、女婿等。
《规则》还对家庭成员以外的共同生活的人和情形做了进一步细化。具有监护、抚养、扶养、寄养、同居等关系且共同生活的人,以及婚姻关系终止、解除或者监护关系终止后仍共同生活的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可以参照本细则执行。
2、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答:《规则》依据《反家暴法》的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
(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姓名、地址或单位;
(三)有具体的请求和事实、理由。
3、如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答: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或情况紧急的,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应当记录在案,并交由申请人签名、捺印。
臧永庭长介绍,本条规定在制定时,依据《反家暴法》第二十四条,考虑现实紧迫性,增加“情况紧急的”亦可以口头申请的情形。
4、申请时要提交什么证据?
答:《规则》对于证据及证明责任规定,申请人在提供证据时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证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系家庭成员或者共同生活的证据;
(二)证明存在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证据,包括申请人的陈述、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医院诊断证明、身上的伤痕、伤情照片、伤情鉴定意见、被申请人悔过书或保证书、被申请人带有威胁、恐吓内容的信息、录音、知情人的证人证言等,以及申请人曾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及各机构组织参与处理的相关证据。
对于该条规定,臧永介绍,第一项证据可以为结婚证、户口簿、社区证明等。
对于第二项证据,《规则》结合审判实践增加“身上的伤痕”作为证据之一,“在情形较为紧急时,要求申请人提供法庭能够即时查明的证据,其中就包括身上的伤痕等。人身安全保护令程序不同于诉讼程序,在证据采信上有所不同,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相关证据能够达到内心确信即可。”
5、申请后,多长时间可以有结果?
答: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72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
6、人身安全保护令有哪些类型?
答: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具体措施中,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实施的《规则》中,除了《反家暴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3种措施外,还增加了这些措施:
禁止联络令,即禁止被申请人亲身或通过写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与申请人或其亲友联系;
远离令,即禁止被申请人在申请人的住所、学校、工作单位或其他申请人经常出入的场所内活动;
禁止查阅令,即禁止被申请人查阅申请人及未成年子女户籍、学籍、所得来源等相关信息;
限制探望权令,即限定被申请人探望未成年子女的方式,包括探望的时间、地点以及是否需要在第三方监护下进行探望等,或禁止被申请人探望未成年子女;
另外还包括,为保护申请人及其特定亲属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7、有效期有多长?
答: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尤为需要注意人身安全保护令作出之日起生效,并不以是否送达为生效要件。
8、送达方式是怎样的?
答:《规则》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一般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紧急情况下,可采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送达。被申请人拒绝签收的,可以留置送达,不影响裁定效力。
臧永介绍,这一规定,增加了“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送达,无需经受送达人的同意。这是因为人身安全保护令并非以送达为生效要件,而是作出之日即生效。
9、获得人身安全保护令后,仍然受到家暴威胁怎么办?
答:被申请人在人身安全保护令生效期间,有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内容的情形,申请人可以向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协助执行单位寻求保护,也可以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0、如何确保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实施?
答: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
国内对分手暴力的漠视,让很多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也让很多人的法律意识缺失。
而我们希望,当中国行动起来,能够有更多的人为之受益。
人身威胁不是表达爱意的方法,宣称要和对方一起死更不是。
当一个人提出了离开的时候,请尊重TA的选择。
source:
听说
把【报姐】设置为☆星标☆
更容易抢到C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