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都挺正常,兴趣啦,星座啦,都很合拍,聊得也比较投机(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但过了一个月闺蜜就发现,这男孩跟自己的不合适,不是一点点。
两个人异地,城市相隔两个小时的高铁,当闺蜜加班一整个星期,对男孩说周末实在没有力气再找他的时候,男孩嘴上说理解,其实拿这件事见缝插针地埋怨了很久。
闺蜜有一次告诉他自己半夜还在改选题,男孩用惊奇的神情看着她:真的需要这样吗?还有让闺蜜很无奈的事,是男孩点赞了一个状态,内容是喜欢那种简单天真的女孩,可能对人生没有规划,甚至有点傻,但是像被你养在阳台的花一样,满心满眼都是你。
闺蜜心想这什么非主流文案。
这才发现,之前以为的他的轻松随性,其实全靠得过且过的内核支撑。他活在一个更没有压力,但她并不想踏入的世界。男孩也发现了自己与闺蜜的事业心很难和平共处,渐渐地开始疏离她。
后来就是闺蜜向我讲述他们的分手。
我在安慰她的时候也一直在想:这个男生其实开始也透露出了这种倾向,只是他们关系的起始不够了解,太快了,是闺蜜没有注意到。所以整段感情没法深入,也没法进步,两个人的关系在无法正常彼此理解的情况下,怎么也带不动。
盲目地进入爱,除了让一段心动不得善终外,其实没有什么别的意义。
不仅是她,包括我在内,以及身边很多次次恋爱不超过三个月的朋友,差不多都是这种故事线。
信奉爱要潇洒,碰到喜欢的男生从不掩饰,第一天喜欢上,第二天就想表白,看起来爽快,背后却全是着急忙慌地想要确定恋爱关系的焦虑,迫切地想给自己一个身份,和他正式开始谈感情。
当然最后都很难看。
你们不觉得吗?这种惨淡收场的关系就是与起初的急切心态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因果关系。
心动火花燃起就能一步步顺利牵手走到最后的例子太少见了,至少需要在相处中确信了一些该确信的,以及积累了无数个小心动后,体验过的一切才能被浓缩成一个肯定的答案。
过于“急切”的开始,往往意味着无法足够了解。没有足量的积淀,关系伊始可能会觉得很甜,但就像烟花,猛烈袭来,过不了一会儿也就消散了。
我大学时候去邻校玩认识一个男生,特别好看,没事就会带我去市区吃评分很高的餐厅,去打卡某红书热门地,把合照po在社交平台。
没几天我就忍不住去向他表白,他没有拒绝,过了几个月我被他真正的女朋友找上门,才知道我“被小三”,遇到的也不过是个爱情骗子罢了。
原来看爱情电影,只觉得“勇敢的女生才有爱”,从来没考虑过急于求成的开始,换来的可能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关系。
热烈的情愫太上头了,但当恢复理智后,那种冲动的爱意极大可能会被“不够了解而带来的失望”飞快损耗。反观感情,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误打误撞。
后来我告诉自己:想要谈恋爱时,先不要那么急。
如果说我近几年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能够长久发展的恋爱,一定是比较谨慎的,比较考虑周全的,比较慢一点的,每个过程都需要经历,都需要考察,不能是闪过心动念头了就承诺,但很快就因为没意义的摩擦分开。
谈恋爱这事就像滑雪,首先要掌握的技巧不是急速冲刺,而是怎么刹车。尽管爱是很热烈的情愫,但要先学会不上头,才能平和地去正确面对双方的感情,以及爱本身。
我之后在工作场合遇见了Z,暗暗下了决心,再喜欢也要先忍一忍,收敛下自己的热情。从心动,到暧昧,到互相了解,再到牵手与相处,没过去那么热情高涨男女恋爱的技巧,但整个相处过程是舒服的。
我们对“在一起”这个步骤的急切程度比较低,我们有一个共识:能够长久发展的恋爱需要更多东西,不是急轰轰地进入虚飘的亲密关系,而是我们都稳稳当当,对自己和对方都保持着理解与负责。
可能有人觉得,谈恋爱哪来那么多规矩。我之前也这样想,我也有种“恋爱很简单,喜欢了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分开,开心就行了”的错觉。
但久而久之,情感变得匮乏,恋爱路数也成了千篇一律,结局都是一地鸡毛。我愈发觉得无趣。于是承认,能够长久发展的亲密关系是有过程的,也需要经营。
年轻的时候还能折腾,还能为了抓住短暂的心动及时行乐,但当时间冲淡了精力,双方都感到倦怠的时候,只有你们一步步走过的过程,真实的相处与交流,互相的了解,一点一点把每一个细节拼凑成感情,才能兜住可能会往下坠的关系。
太多的恋爱都是“飞速热烈再消散”了,看着璀璨得不行,实际上内里只是空洞。
跨过那些乱花迷人眼,一段具有实质内容与情感的亲密关系,也总会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