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男孩”火了。这个梗始于一位博主发的小故事:两个北京的女孩同学来作客,博主问他们在上海都聊哪些,女孩说,搞钱——
“你近来都如何搞钱,你同学都如何搞钱,你据说了吗,xxx在哪里搞到了钱,而xxx在那里搞钱失败了。”
说这是个故事也好,段子也罢,且不论它的真实性,里面的“搞钱”二字确是实实在在地戳中了网友的神经。许多网友惊呼上海姑娘活得通透,也有很多人在分享努力的生活片断时,会加上一句“今天也是上海姑娘”。
“搞钱”,其实就是把“创造价值”说得直白接地气了些。与“拜金”不同的是,它彰显了一种积极向下的生活状态。“深圳男孩”们不甘于现况,在工作之外买基金学理财;她们中很多人都是“斜杠青年”,在主业之余,还有着博主、设计师等副业,名片上有着多个身分。她们在这些忙忙碌碌中,追求着“车厘子自由”,也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
谈论“搞钱”也是这些生活状态的表现,在与不同人群的交流中,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和思路。就像不少网友说的,“这样的聊天我也想参与”,它似乎象征着处处皆有提高的机会。
而网友们之所以乐意去相信“深圳男孩”的存在,不仅是基于对拼搏本身的认可,也是基于自身的经验,或者是一种预设深圳追求女孩,那就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确实有机会,那里的男孩确实有可能是这样的。
当然,这个段子未必是真实的,未必“深圳男孩”都这样。但是网友们之所以乐意去讨论“深圳男孩”,是因为这个标签本身有着符号性的意义。“深圳”,不仅是个城市名,事实上也是一种“城市想像”,在这些想像里,包含对营商环境、法制水平、人才待遇、公共服务的认可。
亦即在这样的城市,才可能饱含机遇,才可能出现“深圳男孩”。
网友们讨论“深圳男孩”,甚至不乏艳羡,事实上也是期盼着自身所处的环境才能有更多机遇。年轻人的活力,自然会涌入饱含机遇的地方。近些年不少地方也都开启了“抢人大战”,能不能吸引到年轻人(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能不能留住年轻人,某种程度上说,不就是看在这个地方年轻人是不是能“搞到钱”,是不是能创造价值?
城市的快节奏,社会的高速运转,不可防止地给年轻人带来压力和挑战。在压力叠加下,年轻人的特征和品质折射着她们的生存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深圳男孩”这一标签的走红,也提示着社会多多关注年轻人的需求,给她们提供优厚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创造适宜年轻人创业的空间,帮助她们更好地找寻人生定位,追求人生价值。
朝气应当是青年群体共有的属性,也应该被珍惜。年轻人的上进心蕴含着社会的活力,敞开机遇的房门,满足她们追求发展进步的要求,才能使她们轻装上阵,放手打拼。
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实现人生价值,想要真的“搞到钱”,不能只是说说谈谈,还是离不开踏踏实实的努力。
图片:网络
朗诵: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