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8. ①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
②艺术家利用对称创造出美;
③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每一方面1分,共3分)
19.示例:文中列举生活中极常见的例子,生动具体(深入浅出)的揭示了对称美的原因。
(点出生动具体或深入浅出1分,点明揭示了对称美的原因1分,语言表述1分,共3分)
20.示例1:对称创造出的是整齐、端庄的美,故宫因此显得气势恢宏;不对称创造出的是自然的美,苏州园林因此给人以“如在画图中”之感。
示例2:静立的马是对称的,但它只有自然之美;“马踏飞燕”中的马打破了对称,呈现出了艺术之美。后者灵动的姿态,张扬的个性,体现出了艺术家对美的独特感受。
示例3:如果说对称之美是一座庄严、凝重的高山,那么不对称之美就是一条欢快、灵动的小溪。对称能给人以整齐之感,如故宫建筑的恢宏、肃穆;不对称则给人以飘逸之感,如苏州园林的自然、闲适。不同的美感,源于不同的艺术风格。
(点明差异1分,结合具体内容阐述差异2分,说明方法2分,语言表述1分,共6分)
21.(1)成熟指熟谙人情世故,通晓社会常识,掌握生活技能。
(2)不成熟指不能遵守社会规则,放荡不羁,傲慢自负。
(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22.老者做事并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最终目的,在他看来,追求美好的心灵感受更重要。
(3分,意思对即可)
23.以得失、对错为准则来取舍生活。(3分,意思对即可)
24.AD(4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错不倒扣分)
25.(1)将“喜闻乐见”改为“喜爱”。
(2)将“把它”改为“被”。
(其他改法符合要求也可)
26.我们从书籍中了解到人类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而且受到有关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恼等种种复杂的心理启示.
27.评分要点:比喻恰当,内容相关,语句连贯。(记4分,例句略)
28.奥运圣火开始全球之旅(要点对即可,记3分)
29.(1)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 (2)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鸟儿在光秃秃的树上鸣叫,似乎在讲述着一个无奈的故事,树下的流水在凄冷的早晨显得十分寒瘦,疲惫苍凉地流向远方。
[例文示范]
1 心灵的距离
文/豆豆猫
早晨,挤得快关不上门的公共汽车可以说是北京的一道风景。
虽然空调车很贵,但是富裕起来的人们还是贪图它的凉爽,所以也不可避免的拥挤。
售票员看着车下犹豫的两位老人:“上吧,等过了这两站上班的就都下车了,一会儿就有座了。”
于是老人带着他们的小孙女迈了上来。
孩子还不到买票的高度,夹在大人中间似乎连呼吸都是个问题,但是周围坐着的人都没有站起来的念头。售票员也似乎深知这种现象,所以都没有鼓励大家给孩子让座的举动。
其实对于这种冷漠,我本是早已见怪不怪了。按说这坐空调车的人大都是些写字楼里办公、也算受过比较高教育的人,时髦的说法是“白领”阶层。但是那份漠然的表情与那身上那高档的衣服似乎都有一种拒绝的意思。
车过了两站,终于有一个孕妇要下车,这时售票员示意要孩子过去等着座位,我也正想这孩子终于不用再被挤来挤去,但是一件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就那么地发生了--孕妇旁边坐着的一位中年妇女很自然地往里面空出来的座位上一挪,一个胖男人顺势就坐了下来。
我想我当时的表情只能用惊愕来说明,这个看上去没有丝毫病状和不适的男人竟然就这么抢了一个还不足一米的孩子的座位,而且那么地心安理得,让我想不到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
我不想猜测这个到北京来游玩观光的人有没有必须要坐下的理由,我也不想猜测这件事对于那个小女孩会有什么影响,她以后也许就会成为这些所谓“白领”阶层中的一员,也许她以后会乐于给别人让座也许她不会再给任何人让座,这对于她都没有什么错,因为是现实的社会教育一个人成长。
而人们的心灵却在这一个座位之间又飘远了一步……
4还别人心理自由
马老师:
您好!我因一个问题而苦恼,想请教您。我在初中时就有一个不在同班的好朋友。上高中后,我们不仅在一所学校,而且很幸运地又分到一个班。然而,随着空间距离的接近,我感到我们心灵的距离却日渐遥远。比如,他对什么事情都要争个输赢,有些事情明明是他错了,但他就是不承认。我明里暗里地提醒过他几回,可他就是不听,并且,有时候他还骗人。逐渐地我对他越来越反感了,就连他说话的语气我都反感,以至一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我就觉得很烦。
马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消除我和他之间的鸿沟?
您没见过面的学生 小李
小李同学:
你好!你的苦恼是因为你在人际交往上走进了一个小小的误区。你和好朋友的空间距离近了心理距离却远了的感觉,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在人际关系上保持心理距离,使“人际气泡”受到“拥挤”的感觉。
什么是人际气泡的拥挤?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心理相容的途径之一就是彼此缩短心理距离。从这个角度说,两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小是件好事。可是,物极必反。人际交往中距离太小了,也会令人不舒服。这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求独占一定的空间,叫做人际空间。由于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因此有的心理学家就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距离太近了不能满足彼此人际气泡的要求,人虽然没有挤在一起,人际气泡先感到拥挤了。人际气泡的拥挤就使人感到不舒服。人们一方面需要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独享的心理空间。所以人际交往的艺术其实就是一个怎样调控彼此的心理距离的问题。
由于你没有调整好你们的心理距离,不恰当地把你们的心理距离拉得太近了,没有给对方适当的自由度,你才感到对方让你有许多的不满意。就是说,你看不惯对方的某些言行举止,不一定就是人家有什么不对,可能只是彼此的个性的不同,对方的言行与你的个性不大吻合。你以为你们是好朋友,就忽略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必不可免这样一个事实,而想完全让对方按你的个人好恶来说话做事。而对方怎么可能完全和你一样呢?多好的朋友相互间也需要自己独享的心理自由呀!你忽略了这一点,于是,你感到了痛苦。
你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马老师的建议是保持心理距离。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关系多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对方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彼此留有一定的距离感。距离感是很微妙的,拉开一点距离,一来可以使彼此获得心理自由,感到多一份舒服和自在;二来可以使彼此感到对方更美好,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更融洽和谐。
你听说过“求大同存小异”这句话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上不管多么要好的朋友也不能过分地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应该给对方充分的独立的心理空间,允许对方有自己的个性,让对方拥有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常常不是简单的可以论出是非对错的,更多的是个性不同的表现。
即使是存在是非对错的事,也应该宽容别人,不必要对别人的言行举止过分地挑剔。因为我们谁都不是圣人,谁都需要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不错,假如的确是对方错了,好友之间是可以相互批评帮助的。但是,这不等于强制别人一定听你的。
总之,人际交往应该彼此保持心理距离,给别人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如此,你和好友之间也就无所谓“鸿沟”,你也就不再感到苦恼了。
马老师
5心与心的距离
文/二美
人在身边,觉得遥不可及,人在天边,觉得驻在心间;
你在远方,我百般期盼,你往眼前,我十分厌烦;你和我
稀薄头不见抬头见,手与手无缘相牵;你和我从没唔面,
心与心永恒相连。
这就是神奇得带点蛊惑的距离,这就是美得有点迷人
的距离。
雾里看花,楼头望月,芳草更得更远而生,地平线在
远处走近还远,长距离生发美感受,生发诱惑,生发想象,
生发无穷的期盼与追求;鱼翔水里,蜂落蕊中,轻轻地贴
着你的脸,融入你的心房,零距离使人融洽,使人亲切,
使人幸福,使人与人产生爱的火花,使心与心产生情的雨
露,产生真实可掬的美妙感觉。
你看我时很远,我看你时很近。一堵厚实的墙让人无
法进放,一张薄透的纸也让人终生相融,咫尺天涯,对面
沟壑,相邻也常是天堑;相逢常是美丽的错误码率,距离
短短,将人生拉得迢迢又远远;短短距离,将情感推得长
长又遥遥。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追求的女孩刻意距离是什么意思,这端与那端,流水滔滔,
白云悠悠。手与手不能相牵。梦与梦却日日相连;眼与眼
不能对望,心与心却时时交错。关山千万重,阻不断绵绵
的思念;水路千万里,隔不开苦苦的牵挂。距离是思念与
牵挂的生产线,大批量地生产人生最真挚最热烈的爱怨交
织与悲欢交集的情感。
距离是一块橡皮,拉长,感情才有绷紧的张力;距离
是一张弦弓,拉长,感情才有冲动的欲望;距离是一根弹
簧,拉长,感情才有接近的期求。如果人对鲜花已经熟视
无睹,那么鲜花,你不必四季开放,你可以隔着冬夏,待
到养大才灿烂开放;如果人对鲜花已经举伞躲避,那么鲜
花,你不必日日光临,你可以隔着风雨,隔着霜雪,待到
冬后才倾情明媚。在爱情缺乏少许情的时候,你该要的也
许不是接近,而是疏远;在亲情乏至的时候,你应该也许
不是厮守,而是分开。
零距离让人亲密,也产生摩擦;长距离产生思念,也
让人遗忘。距离是烦人的鬼怪,距离也是撩人的精灵;距
离是碰伤感情的恶魔,距离也是愈合伤口的天使。走吧,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远方才有梦想;来吧,陌生的地方
没有感情,故乡才是门宿。
从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离,我们不倦跋涉,在跋
涉中感受风景,感受生活,感受酸甜苦辣;从此时到彼时,
是岁月的距离,我们不倦奔走,在奔走中体验过去,体验
现在,体验悲欢祸福;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我
们不倦往来,在往来中品尝苦恼,品尝人生,百般滋味皆
备的喜怒哀乐。
有一种距离(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我们渴望抵达,那就是爱与爱的距离;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出发,那就是梦与梦的距离;有一
种距离,我们渴望拉长,那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有一种距
离,我们渴望缩短,那就是心与心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