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望诊”就是通过对病人的神、色、形、态等,初步诊断人的潜在病症。同样,健康长寿的人也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面部特点。
长寿的人面目特征
三庭匀称
“三庭”是把人脸分为三等分,额头到眉毛是上庭,眉毛到鼻底是中庭,鼻底到下巴是下庭。一般情况下,3个部分的长度和面积是相等或相近的,但有的人却未必。
如果上庭过宽、过高,即“甲”字脸,则说明神经系统发育不良,通常这种人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精神心理疾病。
中庭面颊部位主要和肝肺健康相关,过于宽大的“申”字脸易患咳嗽、鼻塞、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下巴的咬合咀嚼能力和消化系统健康关系密切测恋爱指数测试,因此下庭过于发达的“由”字脸,易患消化系统疾病。
三庭都不匀称的人易患肌肉、关节病,只有三庭匀称的人才是最健康、最长寿的人。
面颊方大
中医色诊学中的“蕃蔽”是指两颊外侧和耳门,这个部位刚好与肾脏相对应,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如果双颊方大红润,说明肾气足,人长寿,如窄小则可能减寿。现在一些年轻人热衷整容,既破坏了本来的宽阔面相结构,还损害了健康。
颧骨高大
颧骨是面部隆起之处。颧骨大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骨骼大小。颧骨高挺,则骨骼坚固,有助于长寿,晚年不易患骨关节疾病。相反,颧骨扁平,则可能存在发育缺陷,是减寿之相。
五官端正
“五官”指眼耳鼻口舌,相互位置均衡,左右协调对称,是长寿的特征。
人们常用“三庭五眼”形容一个人长相标准,“三庭”上文已经介绍,“五眼”是指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5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为5只眼形。
“四高三低”也是五官端正的参照标准,即额头、鼻尖、唇珠、下巴尖都高,两眼之间与鼻额交界处、人中凹陷、下唇下方的凹陷为“三低”。通常,所谓的帅哥美女都是遵循这个标准。
英国斯特灵大学研究发现,五官对称、外表俊俏可能意味着拥有良好的基因,更善于抵抗疾病、应对环境压力。
耳大丰满
一般来讲,耳朵应上端齐眉,下端平鼻,长约5~8厘米,平均6.5厘米。长寿者的耳朵红润、丰厚、白亮,紧贴面颊。
中医认为(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肾开窍于耳,耳质紧实,则肾脏结实,肾气旺盛,寿命更长。民间常说“耳朵大有福”,确实如此。
日本研究发现,拥有大耳朵的人或家族有长寿者,寿命更长。耳垂大也是长寿标志,耳朵一辈子都在增长,研究发现,百岁老人耳垂通常更长,有的超过2厘米。
通过观察耳朵也能发现一些减寿特征,“耳褶心征”就是一例。正常人耳垂都是丰满平滑的,但冠心病患者耳垂上往往有一条褶沟,常被称为“冠心病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等。
美国曾做过一项临床研究,300人患有冠心病,几乎287人都有耳褶心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致率高达95%。
因此,耳部有褶皱的人很有可能得了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等。
耳毛长出外耳道也是减寿特征。研究发现,很多冠心病发病的男性,外耳道至少有一根耳毛是长出来的。
眉高长垂
中医将眉毛称为保寿宫,可见它与人的生命有关系。《神相全编》中说道“眉毛长垂,高寿无疑”。说的是,眉毛高长且眉尾下垂的人高寿无疑。眉毛黑亮密长,寿命更长。
眉毛有七忌:粗俗、压目、短、素、疏散、凋零、折断,出现这些情况,可能会减寿。
如果女性35岁后、男性40岁后,眉梢有几根特别长的眉毛,且越来越长,常被称为“长寿眉”。
目光有神
中医非常注重观察眼神的存在与否,主要是指观察眼中的神采。我们常说的眼炯炯有神就是这个意思。
眼睛无关大小,也不在乎长短,眼明亮、清澈、神采奕奕,这样的人容易长寿。相反,黯淡无光、呆滞无神则是减寿之兆。
同样,眼角纹、黑眼圈、眼袋等的出现也会为健康和寿命减分。现代医学证实,老年人出现的虹膜钠环(黑眼球的周围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骨质疏松、关节炎等存在一定关系,也是减寿之象。
鼻梁挺直
中医将鼻子称为“面王”,是因为鼻子是面部最高之处。
《黄帝内经·灵枢》中,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其中的“使道”指鼻子,就是说长寿面相的人鼻子都比一般人要高。“遂”指隧道,说明这些人的鼻腔比一般人要深且长。
所以,鼻子丰满端正,鼻梁高挺的人比较容易长寿。
人中深长
人中这个部位与体内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相关联,只有人中深长、端正而直的人,体内的体液才能通畅运行,这样才会健康长寿。
一般情况下,人中的长度是手指中指中间指节的长度,如果太短,90%以上存在生殖系统疾病。
女性可能有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病等。女性子宫萎缩后、男性性功能减退后,人中会随之慢慢变平、变浅。
牙齐齿坚
《太乙照神经》中说“齿排齐坚固者,为长寿”。中医认为,“齿乃骨之余”,牙齿的功能与肾脏的功能有着密切联系,牙齿健康与否,直接反映出肾气强弱和骨气的充沛与否。牙齿排列整齐,亮洁坚固,这样的人可以长寿。
一般来说,成人如果出现牙齿稀疏、齿根外露、牙龈淡白出血、龈肉萎缩等问题,多是肾虚的表现,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牙齿数量还会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以色列研究发现,牙齿越少的人,记忆测试成绩越差。另外,掉牙会影响人们的食物选择,导致营养摄入不全,影响记忆。
下巴发达
《黄帝内经·灵枢》中提到“基墙高以方”。“基墙”代表人的胃,人的成长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有的人天生从父母那遗传的气血比较丰厚。
“基墙”丰厚,在人脸上反映出来就是下颌关节和下巴丰厚。下巴又叫“地阁”,地阁方圆代表咀嚼能力强,消化功能好。下巴高起圆润、长而突出,则寿命更长;下巴短小闭缩,则短寿。
痣多者寿
很多人认为,痣是身上的瑕疵。然而,英美等国研究发现,身上的痣越多,衰老进程越慢。
英国伦敦大学最新研究显示,痣的数量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体长度存在关联,端粒体越长,寿命越长。
痣的数量超过100的人,其端粒体长度比痣的数量少于25颗的人更长,也多出六七年的寿命。痣多的人患上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几率也比同龄人低。
中医讲究“相不独断”,以上这些证据虽有道理,但还需结合所有证据,作出正确判断。长寿脸与否是先天因素,不由自己决定,而后天因素对长寿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此践行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关键。
长寿五个关键因素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以下简称“加州大学”)公布了一项历时15年、涉及约1700名长寿老人的追踪研究。该研究显示,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可能超过遗传因素,成为决定寿命的关键。
研究人员总结,长寿有五个关键因素:保持微胖身材、每天坚持两小时业余爱好、每天喝两杯咖啡、适量饮酒、坚持运动。
保持微胖身材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科学证明,老年人身体有一定比例的脂肪,更有利于健康。
加州大学的研究发现,年轻时体重稍微超重,但未达到肥胖程度的人,过早死亡的几率降低3%。
加州大学神经学家克劳迪娅·卡瓦斯表示:“虽然年轻时偏瘦有利健康,但老年时太瘦却很糟糕。”
2016年,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对欧洲和北美地区近100万人进行调查发现,BMI(身体质量指数)在23~24之间的人群寿命最长,BMI正常范围为18.5~24.9。
与欧美不同,中国人的BMI正常范围是18.5~23.9,将BMI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偏高的水平更有利健康。
人体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以提高耐寒、抗病能力,患重大疾病之后康复也更快。如果中老年人体型过瘦,体内脂肪不足,会造成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下降,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力变差,甚至导致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疾病。
女性体内的脂肪有助保持雌激素水平,调节内分泌。过瘦的女性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出现月经紊乱、闭经、不孕等一系列问题。
身体过瘦的老人要注意饮食均衡,增加食物种类,多补充蛋白质,如鱼肉、羊肉等,多吃果蔬。超重老人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还应适量增加运动。
每天坚持两小时业余爱好
该研究发现,每天保持两个小时的业余爱好,早亡风险降低2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达14年、涉及6000多人的研究也发现,生活有具体目标、有业余爱好的人群,死亡风险比得过且过者低15%。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汤永隆解释,人们做感兴趣的事时,能够触发大脑杏仁核,分泌多巴胺,激活奖赏机制,给人带来刺激或快感,形成心理上的正向激励。
这种奖励机制如同恋爱或运动一样,给人带来幸福感。喜欢安静的老人,不妨闲暇时下下棋,参加书画培训班等。喜欢热闹的老人,可以约上好友一起跳舞唱歌。
长期坚持业余爱好可让大脑保持活性,降低老年痴呆症风险;可以愉悦心情,让老人保持开朗、豁达的心态;还可以增加老人的存在感,使老人的各项特长得到展现。
每天喝两杯咖啡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喜欢用一杯咖啡开启新的一天。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每天喝两杯咖啡的人,早亡风险降低10%。此外,多项研究证实,咖啡可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率,降低患2型糖尿病风险。
经常喝咖啡还有助降低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预防老人认知能力下降。此外,咖啡还有促进消化、预防便秘等效果。
美国《临床肠胃病学与肝脏病学》杂志2013年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咖啡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可使原发性肝癌的患病风险降低40%。
咖啡刺激大脑皮质,使人产生兴奋感。每天早晨一杯咖啡可提振身心,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但傍晚最好不要喝咖啡,以免影响睡眠。此外,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过量饮用易引起胃部不适,出现心率和呼吸加快等症状,每天饮用1~2杯为宜。
适当喝点酒
研究还发现,每天喝两杯啤酒或葡萄酒,过早死亡的几率比普通人低18%。红酒中的红酒多酚是一种抗衰老物质,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血液畅通。
啤酒中的黄酮类物质有助缓解因久坐导致的肌肉力量下降。啤酒花中还含有抗氧化物质,有助降低心脏病风险。
白酒一般酒精浓度较高,易刺激胃黏膜,加重肝脏负担,患有胃溃疡、肝脏疾病的人最好别喝。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过量饮酒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风险。心脏病、高血压、肝肾脏疾病等患者尤其要注意饮酒适量。
建议每天喝红酒量别超过2两,白酒别超过1两,啤酒每天最多1斤(约1瓶)。
坚持适量运动
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理事会流行病学研究所2015年公布的一项涉及33.4万人、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每天快走20分钟,就能大大降低过早死亡的风险。
积极运动有助提高生命质量: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体育活动中,智力、体力和社会交流等多种因素都可帮助老人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提醒的是,老人运动应量力而为,尽量避免运动风险,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注意。
• 运动形式上
针对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骨质疏松患者多做力量锻炼,呼吸疾病患者选择耐力锻炼等。
• 平衡运动风险
需综合考虑环境、场地、装备、天气等因素,避免关节损伤,将运动风险降至最低。还应注意控制运动量,以不出现酸痛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为宜。游泳、散步等运动损伤小,比较适合老人。
• 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老人不需要每天运动,一周2~3次即可。老年人尽量不要尝试挑战自己能力的运动,运动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