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孙玉芝,今年55岁,是一名工龄34年的公务员,曾经担任过6年的高中英语教师,工作生活简单又单调。没有想到的是,在年过半百的年纪,让我幸运地遇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幸福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培训,重新参加学习考试,并且是不折不扣的网上闭卷考试,心里还真有几分紧张和忐忑,不知道考试能否通过,担心考试通不过拿不到结业证书怎么办?更没有想到的是,我现在已经是《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培训课程高级班学员,正在复习准备考试中。在2022年10月23日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初级)课程考试中,以满分100分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在2022年12月25日的中级课程考试,期间正值新冠肺炎高发期,本人也没有幸免,在高烧38度多的情况下(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以97分的考试成绩顺利拿到了中级培训证书。两轮的考试结束,让我信心倍增,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不知不觉间又要迎来高级班的考试,本人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并要去参加北京线下课程培训,无限幸福渴望中。
二、课程回顾
我这才知道,我为什么生活地如此疲惫,如此感觉不到幸福,原来是我的智慧不足,学习力不足,没有认识到家庭幸福要学会经营,家庭幸福要靠学习,家庭幸福力也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把握的,不学习就无法掌握幸福的密码。所以,我坚决报名参加了王薇华老师做班主任的人社部教培中心“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培训课程。目前我已通过了初级和中级课程的考试,正在进行高级课程的学习中。回首近一年的时光,虽因学习给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些紧张忙碌、考前焦虑等压力,但更多的是知识的飞涨和能力提升,可谓收获多多、幸福并快乐着。
说实话,当时我参加学习幸福力课程,也不知道是哪位老师讲课,不知道是什么机构组织的培训,也没有心思想到拿证将来要做一个助人者,去传播家庭幸福力教育,让更多的家庭远离痛苦,让更多的家庭越来越幸福。第一次听到王薇华老师的名讳,不认识她,不太了解。后来上网查阅了解,才知道这是一位大咖,国内首席幸福力导师、积极心理学最早的研究者,是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博士与MBA客座教授,幸福力导师,央视《读书》栏目特邀嘉宾,是国内较早开展积极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的专家,被业内人士誉为国内积极心理学推广和普及“第一人”、“职场幸福力”和“幸福力教育”的倡导者,是我国人社部教培中心“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培训项目负责人。作为幸福力导师,早在2010年就率先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新概念“幸福力”,倡导幸福不仅是感觉,更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目前已出版的著作有《幸福法则》《心理健康法则》《幸福力》《幸福的能力》《公民幸福手册》《她幸福》《高级感》。幸福力导师王薇华16年精心打磨课程,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或命运的馈赠,更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通过积极心理学课程教给大家学会幸福,从而打造澎湃着福流的幸福人生。
回想学习的初级、中级、高级课程系列授课的13位老师,都是博士和教授,整体水平高、专业层次精,课件有特色、讲课感染力特别强。在初中高三级137节的线上课程中,她就讲授了54节,是绝对“一号主角”。课程见证了她的辛勤付出、独具特色的“幸福力教育”知识系统,她倡导的“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享寿人生”使我们牢记人生真谛:“要要要、给给给、玩玩玩”大道至简、富含哲理;搞好与“一米之内”的关系;从“不知→知道→做到”直达成功要义!还有那么多的名言金句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和咨询实践案例,直教人人需长期反复学习、细心品味,才能消化领悟、知行合一。
张成岗教授《让家庭教育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开篇讲课,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高度,讲“家事”“国事”,讲《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岳晓东教授中级课程讲授的24个话题和关键词,介绍了心理学在心理常见问题干预策略中的一些心理原因和心理效应,使我理解掌握了“养育陪伴沟通支持玩乐”深刻内涵;高级课《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讲授了心理咨询的18种运用工具和技能,使我受益匪浅。陈虹博士《语言的力量》系列讲课,讲授了幸福家庭的积极语言文化、语商的相关知识,有丰富理论、有实践案例,让我们认识到积极语言的重要性,掌握了其基本要求和技能。张久祥、石卉老师分别讲授的“夫妻关系的解密”“家庭沟通”,使我们学习和掌握了核心家庭成员要怎样做合格的家长、怎样与孩子交流沟通等实用知识。贾新超老师《发展心理学应用知识》,很具体地从0-3岁、3-6岁、6-12岁、12-18岁、18岁以上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讲授,既具体又实用。祝卓宏老师《正念养育》,对家庭养育的压力给出了解决的科学的方式方法;李惠娟老师《0-3岁早教与智能开发》,切中主题、简洁实用;刘立新老师《焦点解决在家庭咨询中的应用知识》,使我掌握了更多家庭教育新知识。张海音老师、高秋凤老师、汪瞻博士分别讲授的家教咨询服务、手机成瘾及由负面转化为正向发展助力、常用心理问题的干预等内容,操作性、实用性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初中高三级课程13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们徜徉于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在幸福快乐中学习领悟、不断提高。
三、学习感悟
自从开始学习初级、中级、高级课程以来,不仅学习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而且确实认识到获得家庭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提高的。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匠心巨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并且道出世间幸福真相和幸福的最大公约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而对于每个人而言并没有太大区别,而幸与不幸的两种人的不同和分水岭就在于幸福力。我通过近一年的学习,确实开启了我的幸福人生,特别是今年王薇华博士又将她凝聚了16年的幸福力教育经验、理论和案例整理出版,为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渴望得到幸福的参考书,让我在日常生活中,能时不时拿出来翻阅学习,找到我迷惑的问题的答案。
第一:通过学习我学会了感恩。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所有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多了一份力量和坚持下去的勇气。所以我一定完成高级班的学习,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让更多人走进家庭教育幸福力培训课堂,学习幸福力,让更多人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更多的家庭和谐幸福!
第二,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向内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切的不如意皆源于自己,是自己的认知和境界束缚了自己。幸福力的学习,告诉我要安身立命,素其位而行,尽本份行己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其实,人生的悲欢离合提升女人幸福力的10堂课,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若安然,心如莲花不着水,又如日月不住空。我从此不再执着,不再纠结,放下执念,原谅他人,等于放过自己。放下,是一种超然、一种解脱。“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只有向内求才会让自己越来越好!越来越轻松快乐开心!
第三,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关爱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好好爱自己。自从遇到幸福力教育,每天看听视频,每天在各位教授的谆谆教导下,感觉自己的心渐渐变了,信念更加坚定了,境界提升了,遇事始终是保持正思正念正行,不再负向思维。我的人生开始出现一片光明,原来纠结的问题自然消失。通过学习幸福力,让我重新找回了幸福的感觉。我知道了家庭幸福的根源在女人,女人掌控着家庭的幸福指数。我重新给自己定好位,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厚德才能载物。我把自己当作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自己是情绪的控制者,自己是命运的把握者!一切都是我的错,我是责任者!我是一切的根源,我是幸福快乐开心的创造者,责任者,实践者!我要承担一切的责任,自新,自省,自觉,自励!彻底放下自己,不抱怨,不怨天尤人,凡事从自己觉悟开始,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家人这么多年以来对我的理解支持和包容,对我的不离不弃和照顾!我愿意和我的家人一起,满怀信心和希望,每天反省自己,时时改过,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四、课后总结
回想2022年9月,我初遇我的贵人刘静老师,当时是听说她在我爱人的学校讲了一堂课《让家庭幸福的密码》,我深深地被课程内容触动了,主动邀约刘老师见面,我要跟从刘老师学习,如何让我的家庭也变得幸福快乐起来。因为,近几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长大参加工作后,渐渐觉得生活失去了乐趣和希望,家不再是幸福的港湾,家的吸引力和幸福力越来越弱,自己的精神有点颓废,常常是无精打采,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可以说自己整日是忙忙碌碌、碌碌无为,没有快乐幸福感没有成就感,生活变成一潭死水。正在我一度迷茫困惑中,我遇到了刘静老师,她给我介绍了幸福力家庭教育培训的课程,让我遇见了得到幸福的金钥匙。我立马报名学习,并且是三级课程联报,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拿到我想要的结果。
总结学习的收获,幸福是一种能力,虽然不能与生俱来也在此方面不是天赋异禀,但是人人都可以后天习得。特别是我在学习中学到了很多情绪管理秘籍,如巧用积极天赋学会用优势管理弱点,因为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用优势管理弱点就能摆脱自卑、焦虑等情绪内耗。再如,优势充电,当做了不擅长的事情消耗了很多能量后,可以发挥优势,做一些擅长又喜欢的事情为自己充电。又如找到合作伙伴,只要找到和自己互补的合作伙伴就能取长补短。还有,就是要学会巧妙地智慧地面对困境,换个思维方式解读现实,将眼前的困难看作化了妆的机遇和挑战,不说否定自己(对他人亦应如此)的话而是要多说“我试试”“我可以"等积极语言进行自我鼓励,意念和信念的力量有时也会所向披靡。人生不设限,幸福亦然;积极就是生产力,是比财富和资产更加珍贵的超能力。通过学习幸福力,让我获得了一座储藏量非常丰富的宝藏,在生活中我可以按图索骥,精准高效地妥帖而尽情地挖掘乐商,情商,心商,语商,爱商,福商,德商,健商,智商,财商以及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奇迹。
作者介绍:姓名:孙玉芝,1968年4月生,学历:武汉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人,曾任职原莱芜市十七中学英语教师,原莱芜市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现任职济南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室正处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