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最近接到一位当事人的哭诉咨询,称自己在当地的美容院接受了双眼皮切除术。术后已经3个月了,但是瘢痕依旧明显,想咨询如何维权。这不禁令我想起自己的朋友圈,看到多个朋友在朋友圈发进行纹眉、双眼皮切除、隆鼻的广告,这种“不变美就疯狂”的广告,究竟有多少是靠谱的?
医疗美容&生活美容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和再塑。
而生活美容是指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所进行的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者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
通过对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对比不难发现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使用医疗手段和医疗器械,进行有创操作。
进行医疗美容的机构和主诊医师需要何种资质?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美容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第十一条规定,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微整共享美容院,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
(二)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其中,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牙科项目的应具有5年以上从事美容牙科或口腔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中医科和美容皮肤科项目的应分别具有3年以上从事中医专业和皮肤病专业临床工作经历;
(三)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
(四)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通过上述规定,可以发现国家对于从事医疗美容的机构和主诊医师是有严格的规定的,未取得相关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是不得从事医疗美容整形。
朋友圈里的“微整”有哪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微信朋友圈成为了大家获取信息的手段之一。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内,笔者就发现微信朋友圈里以各种明目进行广告推销的不乏少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打着“做自己女王”、“眉、眼、唇我都能做”、“变美您只需要一个勇气”等广告大肆进行宣传。
朋友圈里的微整主要有:
双眼皮整形、脸部注射肉毒杆菌进行瘦脸,还有常见的纹眉、线雕隆鼻等。根据百度知道的解释,纹眉是指将金属或者植物颜料通过刺破皮肤来渗透入真皮层下,然后永久保持眉毛的形状。而线雕隆鼻,一般使用的可吸收缝合线,以穿刺的方式把锯齿线植入鼻部,通过倒刺的作用产生牵引力提拉来进行鼻部塑形,最终达到增加鼻梁高度、增加鼻尖高度延长鼻尖等效果。
通过上述对朋友圈里的微整的项目进行具体的定义解释,不难发现,所谓的微整项目都有着不简单的一面,实际上也都是要通过医疗器械等有创伤性的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部位形态的修复与再塑,其实质符合医疗美容的涵盖项目。
【案例回放】
2012年11月于某前往某美容店做美容,该店工作人员与其聊天过程中,告知于某鼻部外形欠佳,可以在该店接受整形。12月4日,美容店工作人员对于某进行了鼻部整形,支付了手术费、医药费15800元。2013年2月起,于某的鼻部出现红血丝等问题,后又多次到美容店进行补救整修,前后共五次,但效果欠佳,反倒在鼻部留下瘢痕。
经法院调查核实该美容店的进行了工商登记,其显示的经营范围及服务方式:美容(不含医疗美容)
最终法院认为,该美容店的经营范围不含医疗美容,其聘用人员却先后多次对于某实施注射隆鼻术及整修术,造成于某鼻部损伤,对此损害后果,美容店的实际经营者王某应承担当赔偿责任。同时法院还认为,于某作为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美容店接受隆鼻手术时,有慎重择医的义务,应对美容店及医生的资质及行医资格等尽审查注意义务,由于其未尽审慎注意义务,草率行事,故对其鼻部损伤亦有一定责任。
最终裁判美容店实际经营者王某退还并赔偿于某各项损失105202元。
【感悟】
写这篇文章时,笔者的心情还是有一些忐忑的,我想其中不乏我身边好些朋友还在做着朋友圈里的微整宣传原因。通过在美容机构简单的培训就开始了朋友圈里的微整形之路微整共享美容院,帮人打打瘦脸针、玻尿酸,更有甚至在自己无证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收学费还带起了“学徒”。
这些所谓的“微整专家”有时还会标榜自己持有正规的整形师资质,但实际上其实并不具备相关资质的。接受这些所谓专家的整形,若是消毒得不到保障则很有可能感染,微信朋友圈也不要轻信,图便宜的往脸上注射药品,往往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害,不难自己身体开玩笑是对美的最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