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共享经济
所谓共享经济,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原先所有权明确的(专有的),闲置的(等待被调用的),非标准化的(无法简单复制的)零碎资源,映射为(标准化数字化的)互联网信息来分享和整合,给充分调用起来。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借”不同,共享经济依赖的是对大范围数据和资源的掌控和调用。只有在大尺度上实现共享,才能使其成为一种“经济”,小范围只能是租借服务。
共享经济要在大尺度上实现,离不开两项关键的基础设施:低成本的信息流通(互联网)和对用户数据的掌控。成长了几十年的互联网,之所以直到今天才孕育出共享经济,主要是因为用户数据到了由智能手机支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方才有了使用价值。如果我们还局限在桌面电脑时代,那么就算每台终端的接入速度都快到光纤级,也不会有几个人用电脑来叫网约车——这就是操作工具影响思维模式的典型例证。。
移动互联网让行为和需求数据第一次可以精准定位到个人,常年在线的方式让数据有了即时的特性。二者结合,相当于在网络数据空间复制了一个和现实世界实时对应的信息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用户的信息和需求独自组成个体特定需求所构建的映射网络。多维度的充分互联已经不是简单的网络结构,而是一点瞬间联通其他。对用户而言,时空的概念被黑盒化,被大大模糊,信息的应需而得只是操作手段,结果是服务应需而得。
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发掘每一条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链接,才是共享经济的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换句话说,共享经济能不能成长起来,乃至成长起来后对社会的影响有多深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种联系能编织起的网络有多大、多密、多深、多少维度。
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流行的共享经济案例,如网约车(滴滴快的等)和共享单车(摩拜、OFO等),只是这张大网编织过程中的最初几根绳子。其商业模式的建立本质上和传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是一样的: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需求(痛点),然后调用资源解决需求(痛点)。其中,依赖人力发掘联系至关重要。这样的模式久经考验,但是强烈依赖创始人的商业敏感,以及资金投入等等因素。问题在于,这些因素无一不是稀缺的。那么怎样降低共享经济的创新门槛呢?或者说,怎样才能发动更多的脑力参与到这张大网的编织过程中来,让编织的速度更快些呢?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人海战术”,让每个人都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参与进来。
共享经济依赖的是对数据的调用,而传统模式下,数据本身被寡头垄断。且不说寡头们各自积累的数据之间由于重复造成的浪费,也不说全社会的数据被巨头们掌管后的安全问题,随着虚拟空间的进一步成长,其无孔不入的信息搜集终究会碰到大众对其界限的疑虑。所以,未来数据的存在和利用形式,值得考虑。
那么,把数据作为一种全社会范围的公用资源,作为一种可以和水、电、公路相提并论的基础设施,就成为一种必然。供所有人使用的电力才能带来电气革命,供所有人使用的公路才能带来运输革命,同样,只有供所有人使用的数据才能带来数据革命。而共享经济就是数据革命的一种形式。
具体来说,这种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数据需要有这些特征。
合理的存储方式:高效的存储,便于任何人随时调用
可靠的保密特性:实现高度的保密性才能保证数据能为所有人所用
合理的成本:低廉的价格是公共服务必须具备的特征
方便的可扩展性:随着海量数据蜂拥而至,数据系统必须能便捷地适应未来的新增需求
2.共享经济与区块链
很显然,现有的数据组织形式根本无法满足上述需求。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组织安排数据,这种技术就是区块链。
完全没有中心化管理的比特币已经运营了很久,不论是数据的存储和调用方式,还是低廉的维持成本以及高度的保密性,区块链技术的稳定性都已经得到验证。只要设计合理,数据的可扩展性也可实现,更不用说可以随时新建更多的专用链来解决特种问题。由此看来,区块链技术完全可担大任,成为大数据的底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