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年来国内大火的综艺,素人的存在实在尴尬,要么通过选秀变成明星,要么当着永恒的龙套配角。他们可以是明星的游戏NPC,歌手的对唱粉丝,还有小鲜肉艺人要照顾的萌娃,却不是他们自己。明星,才是一切星素互动的主语。
素人的正确打开方式到底是什么?几个月前,Heart signal2大热刷屏,无数少女看着陌生人的爱情,时而姨母笑,时而抹眼泪。一个夏天过去了,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国的素人恋爱推理综艺:《心动的信号》。
这是一场恋爱社交实验,主场景的信号小屋中,陌生的素人男女们会朝夕相处一个月并陷入爱情。副场景则是明星嘉宾们观看录影带,预测素人恋爱走向的观察室。这一次,这两拨人终于不再强行互动,而是拥有了各自的舞台。
截止到最新的第四期,网上有人示爱,有人骂街,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一届观众又真情实感了。听了那么多“真人秀都有剧本”和“摄像机下无真情”的道理,却依旧放不下嗑CP的手,明星围观的素人恋爱综艺到底有什么魔力?
一、吃瓜明星吐槽技满点
万万没想到,节目播出后,最受好评的居然是成为配角的明星侦探们。
“碎钻不值钱”的张雨绮女士依旧很虎,以直言不讳的态度成功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行走的荷尔蒙“朱亚文老师,村花杨超越,小鲜肉官鸿等人居然也开始瞎说大实话。
观众惊喜于明星们的敢说,在最新的一期中,甚至已经开始嫌弃嘉宾们说得太多,主观偏好过于鲜明。
网上对于嘉宾言论的指责
当明星从被观察的对象变身观察者,这一看似简单的角色转换,究竟对他们做了什么,让他们纷纷变身耿直boy与girl?
首先,信号小屋中的暗流涌动,为演播室中关于情感的探讨建立了一个具象的语境。
譬如一个简单的吃饭场景,女三(按出场顺序编号)几度更换餐桌位置,最后如愿坐在了有好感的男二身旁。
于是明星嘉宾们很自然地展开讨论:“你会在多人用餐时,坐在喜欢的人对面吗?”张雨绮女士直言老娘只坐C位,必须挑自己最舒服的位置。而同为女性的村花杨超越则表示,坐正对面会有点害羞。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精准地切入了艺人们的勇气和犹疑。
如果在寻常的采访中,这个问题会被泛泛地表达成:你在恋爱中是一个主动的人吗?明星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就完成了对自我秉性的标签化,以满足路人对他们的快餐式好奇。在围观的环境里,他们终于可以跳脱出这个框架,拥有更生动的自我表达。
明星面对物化标签时的无奈反应
而更有趣的是,他们甚至可以不谈论自己。
在关于男生的年龄和成熟度的讨论中,张雨绮再出金句:
“我觉得男人就没有成熟过。”
试想一下,她如果在别的场合说出这样的话,主持人必然会穷追不舍:你经历了什么会这样想?你老公也不成熟吗?你和前夫离婚,那他是做了什么不成熟的事嘞?
但在场没有人拥有这样不合时宜的好奇,因为大家都清楚主角不是彼此。在这小小的演播室里,一个大明星的身上可以有无数故事,却不需要用亲身经历为自己的任何一段发言做注解。
这种隐私披露的豁免(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对一个公众人物而言是难得的体验。身处娱乐圈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承受了太多的审视和评判。明星本人就是大众的嗨点,是被消费的客体,所以他们只能频繁地谈论自己,包括新上映的电影,刚结束的恋情,以及偶尔走样的脸和身材。
当大明星们成为围观群众时,他们得以短暂地逃离这个社会的凝视。而他们的意见也终于拥有了独立的价值——朱亚文说的话重要,不是因为那是朱亚文说的,而是因为他说得对。
这样看来,明星围观带来的化学反应无疑是双赢的:嘉宾们凭借真性情大规模圈粉,节目本身也依靠出圈的金句打开了局面和口碑。
二、恋爱竞技修罗场
脸熟的明星固然可以带一波流量,但要进一步留住观众,还得靠这个综艺的主线:素人恋爱。
对于参加节目的素人而言,他们也和明星一样,完成了从看客到演绎者的身份转变。
说起婚恋综艺,自然避不开我国相亲节目的C位:非诚勿扰。非诚勿扰作为一个速配类相亲节目,男女方之间没有机会进行日常互动,因此每个人必须提炼出自己的诉求和三观,即时地进行碰撞。
“一群年轻人在节目里辗转相亲,面对一地鸡毛,你很难感受到他们对爱情的信念感。”
非诚勿扰中引发争议的一次嘉宾提问
而心动的信号走的是体验派的路子。
节目组设置了一个封闭性的高竞争环境,还原了真实的相处过程,给足了机会让男男女女们试探彼此,把态度做出来,而非说出来。每晚选择心仪对象发送短信的环节构成了对个人魅力的高密度考核,后续出场的新嘉宾则成为了搅局的“活体鲶鱼”,持续放送神反转和危机感。
以世俗标准衡量,这些素人都是俊男美女,事业有成,在择偶市场上占尽了优势,没有人会愿意活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因此,每个人都急切地希望找到合适的角色,确认自身的存在感。小到厨房干活,大到短信配对,一旦落单,就会面临格格不入的尴尬。
正面的激烈竞争,让甜甜的小清新纯爱电影,变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现代宫斗剧。尤其是在节目的初期,嘉宾间的好感尚且朦胧,恋爱线也不清晰,与其说留住观众的是婚恋节目的心动,不如说是竞技节目的心跳。
“Bravo!接得漂亮!”
“正面迎战了,好紧张!”
“快上!加油啊周游,加油!”
以上,你能想象这不是一场球赛的解说,而是心动演播室里明星嘉宾们情不自禁的打call吗?
连续三期都没有收到短信的男三刘泽煊
这场battle的战场可以是信号小屋的任何场景,从初见的大型尴尬现场,到“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不能有姓名”的厨房修罗场,甚至是暗流涌动、各怀心事的餐桌。一屋子的肾上腺素中,收到多条短信的赢家会忍不住向身边对手露出挑衅的微笑,而暂时失利的一方心有不甘,哪怕下了节目也要在微博上靠手滑点赞扳回一城。
女三李君婕点赞说自己“不一定心机”的微博
如此画风构筑出的是一场罗曼蒂克消亡史,无时无刻不凸显着爱情中真实得有些苦涩的元素:博弈,选择,伪装,虚荣……
但这种苦涩非但不会吓退观众,反而会勾起他们“生命不息,看热闹不止”的八卦之火。
曾经说着“再认真看恋爱综艺我就是小猪”,转头就面临真香警告:来都来了,就当狗血都市情感连续剧追下去呗。(说得仿佛你们看剧不真情实感一样)
随着节目的深入,嘉宾们面临危机时的真实反应,生动地勾勒出了他们的性格习性。当他们为了维护关系全情投入时,自身的人格与情感观念被放大到极致,帮助观众在自己心中确立了这部连续剧的主角和反派。
于是这个节目的主线徐徐展开,成为了一档真正的恋爱节目。你开始期待他们的每一次约会,担心每一晚的短信归属,明知真情实感嗑CP伤身体却义无反顾。竞技节目也有春天呐!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恋爱大戏的主角光环,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人呢?
三、全民鉴婊现场
《心动的信号》是明星的真心话大冒险,也是素人的恋爱竞技场,而从普通观众的视角看,它首先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型鉴婊运动。
“女一撒娇真的好作,这种人在现实中特别可怕”
“难道没有人觉得女三那个内疚的叹气很虚伪吗?”
“男二这次约会也太敷衍了,大猪蹄子本蹄!”
“显微镜”观众们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位素人嘉宾的发言、眼神和表情,而后大力抨击他们的扭捏和作态。
从目前播出的四期节目来看,一个素人要想收获全员好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目的性不能太强。不然会被骂吃相难看。
2. 态度不可以摇摆。否则就是在养备胎和“渔场管理”。
3. 最好不擅套路,纯粹靠性格内涵吸引异性,不争不抢,出淤泥而不染。
在各大论坛的投票中,被认为表现更自然的女二和男一都收获了最高的人气
倘若我们回顾这个节目的设定,就会发现这些要求有点荒诞:
在一个逼着参与者使出浑身解数来赢得倾慕的恋爱节目中,对技巧和野心抱持偏见;
起初是被那种不确定的、“恋人未满”的暧昧吸引着看下去,一旦有了自己偏向的配对,就转头用上帝视角绑架每一个人,要求他们从一而终。
这个怪象一方面来自于人们对“真实”的执念。
我们每个人都要在生活中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学习用策略调整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我们还是偏爱坦诚,排斥矫饰,因为没有人想成为被愚弄和遮蔽的“别人”。
因此恋爱技巧网,围观明星们的走心,场景设置的接地气,都被当作这档综艺的闪光点津津乐道。在这样的铺垫下,入戏太深的观众自然会期待素人们以真心换真心,而非靠套路取胜。
而另一方面,二八定律在恋爱领域依旧有效。20%的人谈了80%的恋爱,而剩下的大多数人缺乏恋爱技巧,更缺少迎难而上的自信,只懂拱手被挑选,不敢放手去争取。
屏幕里那些被动的场合他们身临其境,那些失落的情绪他们感同身受,于是义愤填膺的观众们轻易地将自己代入那个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并对另一个妄图靠着手腕收割喜爱的同性产生了成吨的敌意。
四、键盘侠,我劝你善良
一个主打暧昧、反转和多人互动的恋爱综艺,本质上就与公众对稳定专一爱情的主流期待不符,所以它成为骂战的重灾区几乎是一种必然。
但观众的强代入体验对一档综艺节目而言没什么不好的,毕竟这意味着持续不断的讨论度。可当这种情感共鸣从节目的弹幕蔓延到各大社交网络,乃至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戾气时,它就开始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了。
在韩版Heart Signal2中,被称为“大猪蹄子”的男四因为最后放弃了和人气最高的女一的CP,被骂到注销了ins,和女二的交往也因为舆论压力被迫中止。
而在最新一期的《心动的信号》中,原本被认为和男一锁死了的女二,却和新出场的男四互动亲密。一直以来都是男一后援会会长的朱亚文在演播室直白地表示不满意女孩对三角关系的处理,不少过激的观众更是直接把她骂成了“段位极高的养胎达人”。
直男论坛虎扑上对女二胡金铭的讨论
当私人情感被卷入公共讨论,看客们最爱做的事就是用三观标尺丈量当事人的一言一行,继而对其进行道德审判。仔细回想,多少都市男女的污名化标签都源自对两性交往和亲密关系的探讨。
仅 “XX婊”一系就有诸多分类:心机婊是城府深重,绿茶婊是表里不一,汉子婊则是假装豪爽……
更要命的是,在网络的赋权下,每个人都可以定义这些标签,并收获一波认同。
不知何时,你就有可能被挂到社交平台上,成为别人口中的“婊”被万众唾骂,而这可能仅仅是因为你坐了男同事顺风车的副驾驶,或者请有女朋友的路人帮自己开了个瓶盖。
微博上关于“请有女友的陌生人帮忙拧瓶盖是不是婊”的评论
男性也逃脱不了这一命运,前有“凤凰男”和“妈宝男”,后有新晋网红”大猪蹄子”,几乎要动摇“渣男”的地位。
生活本可以有很多个维度,可是这些鉴婊达人随手打出的粗暴标签就像一块致命的二向箔,对错综复杂的人性进行了扁平化打击。这种做法和古代浸猪笼、立牌坊的行为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与其在鉴婊骂战中浪掷青春,朋友,圈地自萌嗑CP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