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刘飞 李欣 吴媚苗)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旅游短租房屋到网约车,从共享单车再到共享汽车,从跑腿带咖啡到陌生人帮你订制饭菜……如今,在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分享、共享的概念流行起来。但从陌生到流行,这类的产品模式也引起了不少争论和质疑。共享、分享是带来真正的享受还是带来了更多麻烦?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分享经济从业者一起聚焦“分享经济”的发展路径。
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不少与会嘉宾和媒体记者在穿梭于会场时,都要先找一下有没有共享单车可用。
除了共享单车之外,去年就曾来参会的回家吃饭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唐万里说,点餐、住宿、交通等共享应用,改变了他的参会体验。“我们今年是用小猪住在镇上的。我觉得花的钱更少,住得更舒服,房间更大。我们来时用回家吃饭吃了一顿饭,这是我这几天来吃得更好的一顿。我们用了滴滴去机场,我觉得服务最爽的一次。”
有人说,从旅行房屋租赁到网约车再到共享单车,在所谓的“分享经济”模式中,常能出现互联网“爆款”。
有产品走红,也有产品受到冷遇。面对网约车吃饭的共享经济,曾有质疑,这是动了出租车的奶酪,或者挤占了购车市场。
滴滴首席发展官李建华表示吃饭的共享经济,滴滴是将车开向了“轻资产的方向”,“如果我提供一种稳定的服务,很多人就不需要买车了,生活可以轻资产。现在我们想让用户有一种轻资产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做汽车的运营商。”
而如今,当共享单车被人们骑着迎面冲来时,也有声音提出,这会抢了自行车生产商的生意。
对于这类的影响,ofo共享单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戴威表示,自己会成为那个买车人。“我们一直坚持不生产车,而联接车,到2020年自行车会成为第一个人们不再购买的商品,只使用它,我们变成现在自行车工厂最大的购买方。原来车厂生产出来一层一层经销商卖给用户,现在直接卖给ofo。如果这一次失败了,我们还要坚定的在自行车领域上探索,全球有50亿人会骑自行车。全球10亿辆单车没有被互联网化,这里有很大的机会。”
这类共享型产品和服务的出现,不光让用户感觉新鲜,对于管理者和市场来说也是新的。目前,对于网约车各地已经陆续有管理办法或征求意见出台。就在三天前,国内首个共享自行车团体标准在上海完成编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对于相对新鲜的行业和产品模式,就像对待孩子一样,有人说,管理跟不上,也有人怕,插手太早管得太多。
对此,自助游分享社区蚂蜂窝创始人陈罡认为,对于新兴模式,应该让企业更大胆的创新,由政府做引导,“以前的物流来各自有各自的包裹,要通过桥梁、隧道,很难达到高效。但通过简单的政府规定和监督就能完成吗?一定不是。我们无论是托盘规格还是集装箱规格都由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勇敢的创新,摸索出行业标准,政府给予引导,更有利与行业发展。”
在管理标准方面,ofo共享单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戴威就正在等待一个对于押金资金使用的明确规定。
共享单车ofo和摩拜对于普通用户,目前收取99元和299元押金。而两家数据显示,其用户量都已超过千万。因此,近日有质疑称,其资金流向不透明。
对此,戴威表示,目前ofo收到的押金一分没动,“去年我们进入城市之后,收了99块钱的押金。目前我们针对所有的学生都不收押金。收的押金我们一分没有动。我们在等待国家,比如央行或交通部,能够尽快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办,我们会把这个钱放进去。”
此外,在分享的模式下,其他陌生用户提供的汽车、饭菜安全吗?不是自己的东西,每位用户都会爱惜和规范使用吗?用户之间和平台与用户之间来说,都面临一个建立信任的问题。在这一话题上,ofo戴威说,选择相信用户。
而邻里美食共享平台——回家吃饭则是在运营当中,从准入、管理、风险防控和保险等方面,来搭建信用体系,保障安全。其首席执行官唐万里认为,建立新的信用体系才能让分享经济走得更快、更稳,否则将很难。“今天各个平台都在建立,当然有支付宝、保险、很多公用的信用体系。当新的信用体系建立起来时,个人和平台最新的信用体系建立起来时,我们所有的很多问题会让彼此更信任,共享本身就是让大家更信任。有一句话,共享就是让彼此见到人性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