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也是众多人心目中的励志偶像。
然而这样一位成功的人物却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那件让她痛苦不已的往事如一个魔鬼时时吞噬着她的心,直到她出名后才在节目中吐露心声:"我几乎被毁掉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告诉自己已经治愈了,但是没有。我心里觉得特别羞耻,我在无意中老是为那些男人的行为责备自己。"
那件差点毁掉她的事情,就是强奸。奥普拉在9岁的时候,不幸的被他的堂兄侮辱强奸。
奥普拉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被强奸,不仅没有得到母亲的爱抚,还被其他的亲戚虐待。小奥普拉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她和一帮坏孩子鬼混,抽烟,吸毒,喝酒,越陷越深。她的生命在肮脏的大染缸里浸泡,几乎看不到任何重生的机会。
好在奥普拉的父亲及时拯救了她,把她拉回了正常的生活中。奥普拉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改头换面,把一副乱七八糟的牌,硬是打成了王炸。
成名后的奥普拉曾经很介意自己的过去,不过,后来她释怀了,她说出自己性侵的经历,告诫那些一样和她遭受不公的女孩:性侵不是你的错,要勇敢反击,不要被这些东西包裹太紧,永远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奥普拉以自身成长经历诠释了一个被性侵的女孩如何绝地反击,重新开始美好生活。然而,当一个女人面临性侵后,那个恢复过程却是痛苦的,折磨人的,缓慢的,走出来了是拥抱全新的自我,走不出来可能一辈子就毁了。
就像《生命暗章》作者李怀瑜在书中写道:这个词本身就够糟糕了,而这个标签一旦打在她身上,就犹如廉价俗丽、撕不干净的广告海报,一个炽热的烙印,十分痛苦地戳进她的血肉,炽热炽热炽热炽热,永久地。
被强奸。
被强奸的女性本来就遭受着身体和心里的双重折磨,在维权路上更是充满了阻碍和波折。《生命暗章》这本书就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题材,讲述了一名女性被强奸后的心路历程以及维权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受害人明明是我,为什么却是我的错?
在法庭上,为强奸犯辩护的律师说了这样一段话:"你利用脚踏石的方式过河,蓄意展露出你的双腿,你知道他是个对你有兴趣的年轻小伙子,你想要看看能将情况推展到什么地步。”
事实上,主人公谭薇安脱鞋袜过河,只是为了不把鞋子打湿,但是在对方辩护律师看来,她这是赤裸裸的诱惑。
这样的情节在书中还有好几处,比如他们质疑谭薇安为什么一个人徒步来到这么偏僻的地方?
仿佛发生强奸不是施暴人的罪过,而是女人自找的。
韩国电影《素媛》里面有段类似的情节,小女孩素媛被强奸后,哭着问心里医生:“我错了吗?大人们都说是我的错。”
这个世界的恶从来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最无辜的人背负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作恶的人却想把责任撇得安安静静。
纪律片《印度的儿女》中,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竟然也能出这样的话:"一个女人在男人眼中来说是’性‘,在我们的文化里,是没有女人的位置的,如果你把钻石摆到大街上,就别怪狗把它衔走。"
太阳底下,黑暗从未消失。
这一切源于女人有被强奸的想法吗(小兔情感挽回老师 微信:ke2004578),你是女性。说到底还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做恶。
对细节的不断回忆是对受害者的第二次伤害
发生了强奸案后,受害者谭薇安强忍着悲痛选择了第一时间报案。
但是接下来等待她的却是一遍遍事无巨细的询问和频繁的身体检查,使得她不得不一次次回忆那件痛苦的事情。
她疲惫地对着摄影机,完全不想再说一遍,她已经说了好几个月,对警方、对医生、对危机应变中心,也对这评估她是否需要治疗的心理保健委员会,而现在又要对着她的心理咨询师说好几次。
每一次的回忆都在刺痛她的心。她的脑海不时浮现出那天的情形,以至于她只要看到某个和那个强奸犯年龄相仿的青年就会浑身发抖,呕吐难受。
这让我想起了美剧《难以置信》中,被害人被不断询问而造成了第二次心里创伤。
女主角玛丽被性侵后,第一时间向警察寻求帮助。警察到了后面无表情地给她录口供,让她事无巨细地回忆案发现场,甚至有一些露骨的提问,让玛丽深感不适。
接下来,就是带玛丽去医院进行全身拍照取证和下体检查。在此过程中,还要一遍遍给医生交待性侵过程……
短短一天时间,玛丽一直在了陷入回忆性侵的过程中,到最后她已经精神恍惚,似乎失去了感知。
公职人员一遍遍例行公事般的询问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加剧了受害者的伤痛,甚至会让受害者产生了撤案的想法。
心里学家认为,对于受害者来说,案发后第一时间应该需要的是安抚和情绪的宣泄,反复提及事发现场只会让受害者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
所幸,小说中的谭薇安足够坚强,她身边还有一直陪伴支持她的朋友。所以,她即使再痛苦,也要和性侵者抗争到底,为自己讨回公道。
了解施暴者的成长环境,减少恶之花的开放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令人称赞的原因是,作者虽然是受害人,但是她的视角冷静客观,站在施暴者的角度看待整个事件,剖析了施暴者的成长环境与他人格的变化。
为何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少年会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
施暴者钱宁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们属于旅漂族,社会的底层,定无所居,经常搬家,而他的父母经常吵架,爸爸更是一个家暴狂,他的哥哥则是个小偷惯犯。
在学校里,钱宁的生存环境也好不到哪去,他只能上旅漂族特属的学校,班级里尽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
在这种环境长大的钱宁,不仅自甘堕落,还把和女人上床当做炫耀的资本。
所以,当他把强奸谭薇安这件事告诉他的伙伴时,他的伙伴不仅对这种事情习以为常,还夸赞他是第一个睡了华人女孩的男孩:
“在公园搞上有钱的华人女孩,这真是了不起,我敢说她其实爱死这件事了。”他露出笑容,拍拍他,给了他一个哥儿们的拥抱。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指出,未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都跟养育者和养育环境有关。
在《100例少年犯罪记实》这本书中,记者采访了这些犯罪的青少年,他们走向犯罪之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良好的管教,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可能成为犯罪分子洗刷罪名的借口。
犯罪就是犯罪,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是了引起大众的认知,加强防护,减少恶之花的开放。
被强奸的女性如何走出心里阴影
遭遇强奸,会给女性带来多大伤害?
大部分遭遇强奸的女性,都会经历一种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只是不同的人遭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程度不同,轻度或中度的人在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可以继续生活或者工作,而重度的人一辈子都要生活在心理阴影中。
谭薇安在遭受强奸后不敢一个人独自睡觉,常常被噩梦吓醒,自责,悔恨时常包围着她。
她只想抹去过去六小时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重新来过。她可以留在市中心,可以只是去逛街,或是去博物馆。她用不着去健行,她永远不必去健行,永远不必踏入那公园。
创伤后应激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谭薇安的生活和工作,在友人的陪同下,她开始接受心里治疗,她的创伤在此后逐步减轻。
根据目前的医学证明,心理治疗是根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
电影《素媛》中,正淑的女儿由于被性侵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不堪屈辱自杀了。从此,正淑转行做心理医生,专门救助被性侵的女孩,帮助她们走出黑暗,开启新的生活。
她让那些被伤害的女孩明白:生活就是在看到世界的黑暗之后,仍然怀有希望地活着。
发生性侵,不是受害人的错。你还活着,还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还是可以旅行,可以拥有职业,可以认识某人,可以拥有一个家庭。
正如走出创伤后的作者所言:不必隐藏过去的生命暗章,唯有如此,才能引领自己与荆棘中绽放,拥抱新的生活。